阳脉指胃气言,所谓二十五阳者是也,五脏之阳和发见故生∶阴脉指真藏言,胃脘之阳不至于手太阴,五脏之真阴发见故死。 然除头痛发热、恶寒恶风及鼻鸣干呕外,有一件不合桂枝者,即不得以自汗出为主张矣。
若反与麻黄之散,石膏之寒,真阳立亡矣。不发汗,因致衄。
桂枝加芍药,即建中之方;桂枝加大黄,即调胃之剂。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阳得阴则解,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阴得阳则解也。
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吐、更下也。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是指热传本经,不是传阳明之经络。
厥者必发热,热与厥相应,厥深热亦深,厥微热亦微,此四证是厥阴伤寒之定局。柴胡加芒硝,少阳转属阳明之下药。
然阳明亦有头痛者,浊气上冲也;太阳亦有不大便者,阳气太重也。其候四肢沉重,恶闻食气,默默欲眠,目不能闭,啮齿晦面,眉间赤、白、黑色变易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