疸病属脾,脾主土,土无定位,寄旺于四季之末,各十八日。四饮之水,或留膈间,或留肠间,或留□下,或留肢体,或留胸中,然不能尽水之为病也。
但沉为正水,而正水乃阴盛阳郁,脉必沉极,若陡见浮起,是真气离根之象,故曰:水病脉出者死。<目录>卷三\藏府经络先后第一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兼〔主〕微风,脉紧头痛「,文蛤汤主之「文蛤汤主之」五字,当在头痛之下,文义始属,当移之。
如风寒,桑东根勿取之,前三物皆阴干百徐彬曰:此乃概治金疮方也。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竹皮大丸主之。
阴络从经,而有常色。 火盛消谷,则大便必坚,气盛消水,则小便必数,故溲数即坚也,坚数相抟,即为消谷消渴之病。
『灵枢经』云:肺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欬也魏荔彤曰:其状如肿者,按其手足,未至陷而不起,故曰如肿,似肿而实非肿也。<目录>卷三\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生竹茹二分石膏二分桂枝一分甘草七分白薇一分右五味,末之,枣肉和丸,弹子大,以饮服一丸,日二夜二服。
然夏时夜短于昼,又热,犹应可治。痿黄者,浅淡黄色也,主诸虚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