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若《内经》所言,心火衰微,反为水冷金寒之化,不特所饮之水无气以化,且并身中之津液,亦无气提摄,相并下趋,而成饮一溲二之证,则肺气之消索已甚,尚何大渴大饮之有?手足抽掣动摇,弄舌吐沫,不可遽作风火痰治,其脉沉弱,即是脾虚生风之证,宜大补,归脾汤最妙。
邪客风府,有浅有深。炒盐入新汲水乘热多饮,探吐之,不吐更服,吐乃饮,三吐乃止。
锐曰∶虫入人肝脾里,势须滋生,此虫喜酒,又久不得土味,乘饥毕集,故一药能洗空之耳。或刺委中穴,并十指头出血亦妙。
湿热,苍术汤、独活汤、羌活汤。血虚者,汤加地骨皮。
牙疳烂黑,防穿腮,芦荟消疳饮,外用人中白散。但喘则气越,亦必渐虚矣。
胃惫气陷,绝不思食者,不治。赤浊补为主,清火次之。